动态分享

心泉艺海 铁笔陶魂——陶刻大师谭泉海长文访谈

鱼化龙
心泉艺海 铁笔陶魂
谭泉海(1939-2017)
中国工艺美术大师
中国陶瓷艺术大师
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
1939年生于江苏宜兴和桥镇;1958年 进入紫砂工艺厂,跟随任淦庭老艺人学习紫砂陶刻装饰;1975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训班深造,受到著名教授梅健鹰、杨永善、张守智、白雪石、陈若菊等的教导。金石篆刻、书法绘画俱佳,作品构思新颖,风格清新洒脱。在长期从事陶刻装饰工作中,细细揣摩曼生三刀法,郑板桥书风,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。陶刻用刀多变,表现手法多样,作品多以俊秀细腻见长,亦不乏粗犷奔放的传神佳作。
家、风、飞
宜兴自古以来被称为书画之乡,名家辈出,在丁山,舞文弄墨的更是寻常茶话。尤其是做壶的朋友,随便露两手都是外人眼中值得称道的好字。而在六十年前,就有这样三个好字改写了一个人生。
那是在1958年,谭泉海十八九岁,高高的个子,浓浓的眉毛,一表人才,正是个青葱好苗子。时年正逢大跃进,宜兴紫砂工艺厂响应号召开展了大规模招工,一时间整个丁山地区热火朝天。谭泉海也踏着浪潮在姐夫的介绍下,赶到了紫砂厂面试。当时的考试老师便是如今我们熟知的“七大老艺人”之一任淦庭。作为七老中资历最老、又是唯一的刻字老师,任淦庭出的题自然是与刻字关系最为密切的——写字。字不难,也不偏,最常见的三字,家、风、飞。但俗话说寻常处见真章,这三字便是。在书法中它们是比较难写的,如繁体的“飞”,如果按照笔画顺序,中间的一撇一竖是分开写的,先写撇,最后写竖,其疏密布局十分不易。因此,要写好这个字,得倒笔下横,先写这一撇一竖,最后才写弯勾。如此写完,任淦庭在一旁一看就露出了微笑。

您的作品中除了自己创作内容以外,也有仿自不同的书画名家的作品,您是如何来理解不同名家的风格和他们不同的笔法的?

作为紫砂陶刻工艺,一方面它是在古代砖刻、石刻和陶瓷刻绘艺术上发展而来的,另一方面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书画艺术的影响。中国传统书画有些表现方法,你完全可以用刀来表现,比如书画创作中有很多“描”,像铁线描、柳叶描、丁头鼠尾描、游丝描等等,流传下来的各种描法,号称“十八描”。中国古代的白描人物大师曹仲达、吴道子,古人评说是“曹衣出水”、“吴带当风”,都是靠线条来表现形体的。我们紫砂陶刻和它们类似,只是书画用笔,陶刻用刀。

您有没有总结过“用笔”和“用刀”之间有什么区别呢?

区别就是用刀比用笔的力道更大一点,把力融进线条中去了;再一点,紫砂作品体量有限,在创作中不能不受到限制;最后一点,紫砂器是实用器,它的艺术表现要和生活相结合。这些方面和纯艺术的书画“用笔”自然有所区别。

何道洪 谭泉海刻 四方瓶

在紫砂上施刀镌刻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?

紫砂镌刻是融书画、篆刻、金石、文学等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。它和石刻工艺有类比性,石头硬,金石刻图章用冲刀一下子一刀过去,一边光的一边毛的,有轻的,有重的,看起来才有金石的味道。陶刻有两种,一种是先打底子,我们叫清刻,一种是空刻,不打底子,直接施刀,边刻边构思。空刻要求有金石书画的功夫,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功底,在上面刻出来的就不是你想象的那样,有人称之为以刀为笔,某种程度上借鉴了石刻的方法。比如说陈曼生的双刀法,他上面一刀,下面一刀,形成三角底,看起来字就很挺秀。

那么清雅、俊秀、挺拔能不能算作您的一个风格呢?

应该可以吧,我追求把诗、书、画、印融合在一起的人文陶刻艺术效果。

任淦庭与徒弟合影:沈汉生(后排左一);周伯其(后排右一);谭泉海(后排右二);毛国强(前排左二);徐秀棠(前排右一)。

对于谭泉海来说,他的艺途是命运之手的牵引。作为中医师的父亲写了一手漂亮的字;他的三哥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,水彩画画得很好,这样的家庭环境为他营造了良好的氛围,加上自幼学习书法绘画,显示出了非凡的艺术才华。
陶刻装饰虽然没有做壶那样工序繁琐,但是刻刀下的每一个走向对于一件完美的作品来说都至关重要。用刀的快慢、深浅、阔窄可以造成不同的效果,所以先要学磨刀,把刀的宽窄、厚薄、角度、利钝磨到师傅要求的程度。
其学徒期学习刻苦,艺术生涯中,无论是双刀正入法、单刀侧入法,以及涩刀、滞刀、轻刀等各种手法,他都能运用自如,可以随心所欲地营造不同的艺术效果。
(1541)

本文由 紫砂学堂 作者:古宜 发表,转载请注明来源!

关键词:, ,
鱼化龙

热评文章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