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高手

经典民国紫砂器

鱼化龙
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,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,制作原料为紫砂泥,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。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,是具有收藏价值的“古董”,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,正所谓“人间珠宝何足取,宜兴紫砂最要得”。
制作原料为紫砂泥,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又名宜兴紫砂壶。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。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,紫砂壶才这样珍贵,令人回味无穷。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、和茶禅一味的文化,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。
紫砂从明代始至今,享誉海内外,铸就了一大批紫砂名家。

此壶壶式是仿清代名家邵大亨的掇球壶。壶身为球形,壶盖为半球形,壶纽为小球形。整把壶恰似三个大小不同的球体叠在一起,造型优美,线条圆润流畅,独具神韵,浑厚稳重、高雅不俗,给人极强的视觉美感。

该壶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和1933年的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分获头等奖和优秀奖。

此壶壶把下钤印楷书“真记”印,壶盖内及壶底钤印篆书阳文“寿珍”印。

这把上桃合菱壶是近代紫砂壶花货大师汪宝根的代表作,此壶式是由范大生所创,后被紫砂艺人大量仿制。

此壶色泽紫褐,壶体为扁桃形,由浑圆的五瓣桃形筋纹构成,线条颇具张力,筋纹间镶接自然严密,处理纤巧,瓣身一面刻“玉茗铁画轩主人制”铭文及诗文,另一面刻“仿邓完自印法,四处余香诗咏后,于陵子”铭文及绘画,线条工整、刀法流畅;

壶盖为筋纹截盖式,盖内钤印“汪”、“宝根”方印,壶纽捏塑成桃枝及桃叶五片,形态逼真;壶嘴为一弯嘴,嘴口下弯,内壁光滑,壶把为圆柱耳形端把;壶底内凹,底部钤印“旭斋”二字。

钤印:宝珍(盖)
说明:壶作葵仿古式,以六瓣葵花式构成壶体,盖钮与壶身皆呈筋纹状,筋纹凹凸有致,口盖吻合,富于动感。嘴与鋬把皆作棱柱六方式,透出灵动之气。器身筋纹线条等分均匀,棱角分明,端庄雅致,飘逸俊美。
李宝珍,清代光绪至民国年间人,师从俞国良,其技艺也沿袭了俞国良所擅长的传炉壶。民国壶艺高手三宝之一(李宝珍、汪宝根、陈宝生),1915年,由江苏宜兴利用陶器公司介绍,曾赴山西省平定县平民陶器工厂担任技师。

注:附潘持平证书

柿子提梁壶是民国初期十分流行的壶式,塑柿子形为壶身,塑柿蒂为壶盖,塑柿树枝干之形为壶把,塑柿树枝为壶嘴。

提梁和壶流塑成卷扭的带柿疤的柿树老木之态,这种拐弯提梁和壶嘴制作难度大、烧制成品率低,在使用中也易损坏,但此壶至今仍完好无损,这是十分难得的兼有紫砂花货和筋纹器的特点,壶体各部分比例恰当,造型古雅,生动逼真,筋纹清晰,壶表圆润,表现了制壶者高超的壶艺水平。壶身由四瓣筋纹组成,壶盖为翻面柿蒂,壶纽为柿柄,壶把及壶嘴为带柿疤的柿树形,足见构思之精。从印章上看,压盖式的壶盖内钤“锦甫”印,壶底钤“金鼎商标”印。

壶身方中寓圆,刻隐角竹节纹,饱满圆湛,底、肩、口、盖,呈塔叠砌,端庄稳重,有节奏之美。
立面筋线,自下而上贯通。与嘴、把沟通而浑成一体。嘴粗、饰四条竹纹线,把亦方中带圆,刚劲有力,竹节纹与壶身统一。盖为四方隐角,纹线渐消失于盖顶。口盖为母子线可转换吻合,贴切紧密,盖内钤“大生”名款。四方柱桥梁竹节为钮,旁塑对称的几片竹叶,一番高风亮节之风油然而生,气韵具到,实为民国初年之佳作。

范大生为清末民初与俞国良同时的名家,此四方隐角竹顶壶为大生一生突出的代表作。其式样在传统的竹顶壶造型上添加筋纹变化,并对各个部位进行加工提炼,渐趋完善,制技亦精细纯熟。

壶上镌刻铭文:“扫雪开松径,疏泉遇竹林。”为同时陶刻名家陈少亭书刻。
汉扁壶
底部钤阳文篆书印:冰心道人。把稍下印:真记。壶盖内及壶底心有“寿珍”篆书印款。此壶用手工磨冻的纯紫砂泥制作,颗粒隐现。形体扁圆,底部圆韵而丰满,肩有圆棱,口与肩平滑舒展,平盖,盖边饰反弧线,扁圆钮,形成大小对比。腹肩口产生曲折刚劲的张力。大平盖稳住架势。嘴微曲,大把向外拉出,嘴侧肩与把侧形成一条气贯全壶的流线,相互呼应,生动而自然。整个壶质朴大气
(1738)

本文由 紫砂学堂 作者:古宜 发表,转载请注明来源!

关键词:, ,
鱼化龙

热评文章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