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指尖传承,千年紫砂文化! 欢迎光临古宜紫砂学堂!
  • 古宜紫砂

紫砂学堂

| 提供最全面紫砂资讯的官方唯一平台
  • 紫砂商城
  • 紫砂百科
  • 紫砂名人

认知紫砂

首页 - 简述时大彬对紫砂壶艺贡献 - 紫砂百科 - 认知紫砂 - 简述时大彬对紫砂壶艺贡献

简述时大彬对紫砂壶艺贡献

认知紫砂 2018年10月8日
5197
鱼化龙

时大彬,号少山,又称大彬、时彬。壶艺名家时朋之子,明代万历年间人。其生卒时代不详。“考诸记载,少山万历间人。张叔未云:顺治十八年,时年已老。然则少山克享天年,清初始殁,可无疑义”(《旭羡砂壶图考》)。据徐秀棠大师在《我国紫砂》中考证,时大彬可能生于嘉靖末年的1560年。《宜兴人物志》(上),称其为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,详细生卒时代为1573—1648年,而台湾的徐鳌润先生则估测其生于1573年卒于1662年,享年89岁(徐鳌润:《明季艺坛三杰之一—许龙文考》)他是继供春后,紫砂壶艺史上闻名度最大、影响力最深的一位壶艺咱们,被誉为“千载一时”、“明代良陶让一时”(吴骞《阳羡名陶录》)事实上,时大彬确实为紫砂壶艺作出了创始性的奉献。
一、在工艺上:时大彬根本完结了手艺成型的制壶工艺。所谓“壶艺传至大彬,始蔚然大观,为完结之初期”(张虹、李景康《阳羡砂壶图考》)周容在《宜兴甆壶记》这样记载:壶艺“至时大彬,以寺僧始,止削竹如刃,刳山土为之。供春更斫木为模。时悟其法,则又弃模。而所谓削竹如刃者器类增至今天,不啻数十事。”这就是说,不闻名的金沙寺僧原来是徒手捏壶而供春“斫木为模”,用木模挡坯制壶;而时大彬又扔掉了木模,用手艺制壶,并且大大开展了制壶的专用工具。时人评论“良工虽巧,不能徒手而就,必先用具修后准则精。甆壶以大彬传,几使旊人    指”时大彬不只手艺巧,并且用具修,所以其制壶“准则精”,使全国制壶陶人为之信服。(旊人:陶工; 指:折指,喻敬服其工巧)咱们能够这样说:是时大彬总结了前人制壶经历,奠定了今天紫砂“拍身筒”、“镶身筒”手艺制壶的一套共同的制壶工艺的根底。紫砂权威顾景舟生前也常说:“自时大彬开端,制造紫砂陶的一整套传统技法,已大体上树立,并传承给今后的各代艺人,这应是时大彬最大的功劳。”
二、是泥料上,在紫砂泥料上,大彬也是一位敢于立异的能手。“或淘土、或杂以砜砂土,诸款具足,诸土色亦俱足。”(周高起《阳羡茗壶系》)如果说,“淘土”,即从陶土中“抟其细土,加以澄练”是金沙寺僧和供春创始的活,则在其间“杂以砜砂”,即相当于现在的调砂、铺砂则应是大彬的创始。调砂的意图是什么?一是掺砂后添加“细土”的强度;二是增强砂壶的艺术作用,周高起曾描述“壶之土色……上有银沙点点,迨砜砂和制,壳绉周身,珠粒隐约”。至所以怎样“杂以砜砂”的,李斗《扬州画舫录》说得很详细:“其制法,陶土之内杂以砜砂。尝毁旧甓以杵舂之,使还为土,范为壶,燑以熠火,审候出之”《阳羡砂壶图考》的作者在引证周容《宜兴甆壶记》云:“时大彬故入以沙,炼土克谐”时加按语也说“砜砂即陶缸已成之器捣碎舂之参入土中,故曰参砂”我曾讨教一些业界人士,谓如今之掺砂、调砂是掺入本乡绿泥,不是将陶缸捣碎掺入,因而以为所谓“杂以砜砂”是文人以派传讹。但更多的业界人士则以为,时大彬创始的“杂以砜砂”是可信的,那是针对其时制壶所用的“细土”而为之,并且就是这一创举为今天的铺砂、调砂奠定了根底。
时大彬不只长于调砂,且能分配泥色,所以“诸土色具足”,因而,时大彬在砂壶泥料上的立异对壶艺的开展也是一大奉献。
三、在造型上:时大彬制壶有多种造型,所谓“诸款具足”。兹从出土时壶、文献记载以及存世传器中略加剖析,则时大彬制壶造型有圆器、方器、仿生象形器及筋囊器等多种,真不愧是制壶造型的多面手。
出土文物:明户部尚书卢瑞锋墓出土了时大彬制圆壶、无锡涵莪墓出土时大彬制“满意盖三足圆壶”、江都曹氏墓出土的时大彬六角紫砂壶;
存世传器:现存世“大彬款”的紫砂壶共有13把,别离藏于各地博物馆或私家,现按造型归类为别离如下:
圆器:
特大高执壶。壶身铭:“江上清风,山中明月丁丑年大彬”。
仿供春龙旦壶。共有二款。一藏香港茶具文物馆,底款“大彬仿供春式”。一见海洋公司版《砂壶集》第335页,底款:“万历丁酉春时大彬制”
虚扁。上海博物收藏,底款“源远堂藏大彬制”。
提梁壶。壶唇外有楷书“大彬”二字,又刻有方印“天香阁”三字。南京博物院藏。

方器:
开光方壶。共二款。一见40期《壶中天地》,底款“万历丁酉时大彬制”;另一款香港茶具博物收藏,底款“时大彬制于三友居”。
高僧帽壶。唐云藏,底款“丛桂山馆大彬”。
莲瓣僧帽壶。底款“万历丁酉年,时大彬制”。

仿生器:
凤首包袱壶。唐云藏。底款“万历丙申时大彬制”。
半瓜水盂。唐云藏。壶身铭“辛亥夏制于正已堂为可先老先生少山时大彬”。

筋囊器:
玉兰花六瓣壶。香港茶具文物收藏。底款“万历丁酉时大彬制”。
(以上见徐秀棠《我国紫砂》)

史籍记载:
“张叔未得时少山方壶,赋诗,有句云‘削竹镌留甘字铭,竟然楷法本黄庭。’”
“苇村尝以时大彬梅花砂壶赠汪近人,汪赋诗谢之,有浑然制造梅花式句”《阳羡名陶录》。
吴槎客诗题云:“芑堂明经以尊甫翁旧藏时少山茗壶见示,制造醇雅,形类僧帽,为赋诗而迎之。”
张燕昌如此先府君性嗜茶,尝得时大彬小壶,如菱花八角的……顺手合盖,举之能翕起全壶……。
“宜兴时大彬壶,予有三执。…其小者,得自陈健夫,扁如柿饼,不得容杯水…(“曲阜孔东塘尚任享金簿”)。
《艺术从编》载大彬方壶…又载大彬六角壶…。”
郑秋枚《砂壶金形拓本》刻大彬菱花式壶,工巧有致…”
披云楼藏老朱泥大彬中壶一持,参砂坚润,方式如柿…。”
吴槎客云:长洲陆贯夫,博古士也,赏为予言,大彬壶有分四底、盖为一壶者,合之注茶,渗屑无漏,名六合一家壶,离之乃为六,其艺之神妙如是。
(以上均见《阳羡砂壶图考》)
时大彬壶的这些造型,当然并不都是他随便创造的;有的是承继仿照前人已有的样式;如仿代春龙旦壶;又如菱花式壶,前人董翰的“菱花式,忆殚工巧,”相同赵梁制壶已“多提梁式”。但他能在前人根底上有新改进;而有的则完全由其立异规划。最为人称道的是,他能习气文人饮茶的需求及时地由大壶改作小壶:“初仿供春,喜作大壶,后游娄东,闻陈眉公和琅琊太原诸公品茶试茶之论,乃作小壶。”作为一位民间艺人,能与时俱进习气饮茶之需,在壶艺造型上不断革新立异这在封建时代的工艺史上是不多见的。无怪人们要称誉其为“千奇万状信手出,巧夺坡诗百态新”(吴骞诗)。
四、在风格上:时大彬制壶构成了共同的朴雅坚致的艺术风格。大彬对待壶艺作风严谨,“雅自矜重,遇有不惬间者碎之”(李斗《杨州画舫录》),并且他的人品亦好:“时为人敦雅古穆,壶如之,波涛清闲,令2人起敬。”(周容《宜兴甆壶记》)因而构成他的壶艺的共同的风格。即“凡所制壶不务妍媚,而朴雅坚致,妙不行思” (周高起:《阳羡茗壶系》)用今天的话来说,他的壶“粗而不媚,朴而大雅”正如吴梅鼎评论的二字:“典重”,也如清代阳羡词人陈维崧在诗中点评的那样:“彬也沈郁并老健,沙粗质古肌理匀。”时壶的这种质朴古雅的风格不只赢得文人雅士的喜爱欣赏,在紫砂业界亦备受推重。时大彬的高足弟子,与时大彬,李(大)仲芳并称“壶界三大”的徐(大)友泉,也是一位“综古今、极改变、技进乎道”的壶艺高手,但他自己“晚年恒自叹曰:‘吾之精,终不及时之粗’。”可见时壶的“沙粗质古”、“朴雅坚致”是一种共同的艺术风格,是时大彬技艺功力、艺德人品的集中体现,是砂壶的一种最实质的艺术表现方式,因而,历来被壶艺界推为“咱们”“正宗”,且“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,遂于陶人标大雅之遗,擅空群之目矣!”
五、在识款上:时大彬在制壶的识款、题铭上表现了较高的文明涵养。大彬虽身世于壶艺世家(父时明也是有名制壶艺人);但骨子里可能仍是书香门第,家学渊源。有记载称其为“宋尚书时彦裔孙”,此事久远且无从稽考,但时大彬必定非常抑慕时家这位先祖。时大彬平常与文人沟通宽广,如他之由大壶改作小,就是受文人品茶习气的影响今后所作的革新。也是受文人的影响,他吃苦学习,通晓书法。他在壶上题刻款识,“初倩能书者落墨,用竹刀画之…”但后来他苦练书法,“竟运刀成字,书法娴雅,在《黄庭》、《乐毅》帖间”(意谓书法象王羲之)时大彬的刻款,赢得文人的赞许。如周高起曰:“大彬款用竹刀,书法逼真换鹅经”张叔未得时大彬方壶,见其题铭赞曰:“削竹镌留廿字铭,竟然楷法本黄庭。”
时大彬还开壶上题铭之先河,不过其内容大多是现成诗句,且偶见于壶身,多镌于壶底。略举几例:
客耕武原,见茗壶一柄于仉氏六十四砚斋底有铭曰‘一杯清茗,可沁诗脾。大彬’凡十字(陈鳣《松砚斋漫笔》)
张叔未得时少山方壶,底锓“黄金碾畔绿尘飞,碧玉瓯中素涛起”二句,欧公诗也(《阳羨图说》)
碧山壶收藏猪肝色大壶,泥质湿润,工巧憨厚兼而有之,底镌行书“叶硬经霜绿,花肥映日红,大彬制”(《阳羨砂壶图考》)

综上所述,紫砂壶艺届时大彬已根本老练,加上他广收门徒,承继技艺,“弟子甚众,闻名于世,”遂使砂壶艺术发扬光大,“蔚为大观”。时大彬在紫砂壶艺的制造工艺、泥料配制、造型规划、识款题铭上都有革新立异,并构成了他共同的质古朴雅的艺术风格,因而,人们把“砂壶”直接呼为“时壶”,且把他的嫡传、再传弟子的一脉奉为“壶艺正宗”。总归,时大彬是壶艺史上位具有里程碑式的大师。

赞(5197)
赏
分享

本文由 紫砂学堂 作者:古宜 紫砂 发表,转载请注明来源!

关键词:时大彬
缅怀紫砂泰斗宗师顾景舟
圣思姓项还是姓蒋

猜您喜欢的作品

  • 《井栏》

    《井栏》

    范彩勤黄金段泥
    190cc | P1625296822
  • 《双色馨竹》

    《双色馨竹》

    潘俊段泥
    250CC | P9876516990
  • 《东坡石瓢》范菊英原矿段泥宜兴紫砂壶

    《东坡石瓢》范菊英原矿段泥宜兴紫砂壶

    范菊英段泥
    180cc | P3546834059
  • 《灵竹》

    《灵竹》

    徐敏底槽青
    370CC | P9876520184
  • 汉瓦(送两杯两碟一公道)

    汉瓦(送两杯两碟一公道)

    范彩勤紫泥
    200CC | 220001493
  • 《美人肩》

    《美人肩》

    许冠新朱泥
    280CC | P9876518998

相关文章

  • 宜兴紫砂:紫砂壶烧窑的窑温,对紫砂泥料的影响有多大?

    宜兴紫砂:紫砂壶烧窑的窑温,对紫砂泥料的影响有多大?

    认知紫砂 2020年2月15日 1652
  • 朱泥壶,这种人手一把的壶!

    朱泥壶,这种人手一把的壶!

    认知紫砂 2022年1月24日 4478
  • 宜兴紫砂:辨别仿古壶和扁腹壶

    宜兴紫砂:辨别仿古壶和扁腹壶

    认知紫砂 2020年2月17日 1860
鱼化龙

热评文章

  • 1宜兴紫砂:听徐汉棠大师讲述《洋桶》壶的前世今生
  • 2宜兴紫砂:说说紫砂壶的吐黑问题,遇到吐黑又该怎么办?
  • 3宜兴紫砂:丁山的五朵金花

最赞的文章

  • 1宜兴紫砂:顾景舟作品最全详解(42把经典之作)
  • 2古宜紫砂 | 紫砂壶保养技巧,收藏起来吧
  • 3紫砂泥质量好的标准是什么
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标签聚合

紫砂2185 工艺美术1470 紫砂壶764 宜兴694 大作490 谈曙君304 巨匠253 陶瓷230 泥料198 宜兴市163 制壶157 艺术119 创造106 全手工103 陶艺77 进修72

文章幻灯片

朱泥壶,这种人手一把的壶!

朱泥壶,这种人手一把的壶!

认知紫砂 2022年1月24日 4478
朱泥是争论较多的一种矿料,成品率也较低。原来有“无朱不皱”、“无皱不朱”的说法,从某些方面说有一定的道理…
用作收藏的紫砂壶,也需要养

用作收藏的紫砂壶,也需要养

动态分享 2022年2月18日 1746
紫砂壶是悠久中华文明孕育出来的独特产物,古人评价紫砂土与黄金争价,紫砂壶可与商鼎周彝比肩,甚至感叹:“人…
罕见的紫砂百年历史老照片

罕见的紫砂百年历史老照片

动态分享 2022年2月17日 1954
给你一本过去的紫砂相册 1、开采紫砂矿 2、挖紫砂矿泥 3、运送矿土 4、丁蜀镇紫砂陶瓷水运码头 5、装…
壶之王者

壶之王者

动态分享 2022年2月16日 4472
如果说,两汉之前,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与政治产生深远影响的人,都有谁?我觉得,秦始皇肯定在前三名。 早在2…
朱泥壶,这种人手一把的壶!

朱泥壶,这种人手一把的壶!

认知紫砂 2022年1月24日 4478
朱泥是争论较多的一种矿料,成品率也较低。原来有“无朱不皱”、“无皱不朱”的说法,从某些方面说有一定的道理…
用作收藏的紫砂壶,也需要养

用作收藏的紫砂壶,也需要养

动态分享 2022年2月18日 1746
紫砂壶是悠久中华文明孕育出来的独特产物,古人评价紫砂土与黄金争价,紫砂壶可与商鼎周彝比肩,甚至感叹:“人…

分类目录

  • 动态分享 (546)
  • 紫砂名人 (0)
    • 助工 (1,068)
    • 国工 (448)
    • 大师 (45)
    • 正高 (79)
    • 民间高手 (402)
    • 省名人 (98)
    • 美术员 (17)
    • 高工 (370)
  • 紫砂常识 (529)
  • 紫砂百科 (33)
    • 紫砂工艺 (21)
    • 紫砂技巧 (35)
    • 紫砂术语 (576)
    • 紫砂泥料 (40)
    • 紫砂鉴定 (82)
    • 认知紫砂 (760)

联系我们

  • 古宜紫砂
  • 621971
  • 621971

标签聚合

紫砂2185 工艺美术1470 紫砂壶764 宜兴694 大作490 谈曙君304 巨匠253 陶瓷230 泥料198 宜兴市163 制壶157 艺术119 创造106 全手工103 陶艺77 进修72

联系我们

  • 古宜紫砂
  • 621971
  • 621971
  • 621971@qq.com

    老师作品展示

  • 石瓢

    石瓢

    黄自英紫泥
    030CC | 550001269
  • 古韵圈钮

    古韵圈钮

    尹怀降坡泥
    260CC | 370001047
  • 方山逸士

    方山逸士

    陈卫明底槽清
    150CC | 70001347
  • 龙头八卦一捆竹

    龙头八卦一捆竹

    李荷生紫泥
    450CC | 310001036
  • 朴莲/玉松

    朴莲/玉松

    周云段泥
    190CC | 250001266
  • 紫气东来

    紫气东来

    周云紫泥
    225CC | 180001932
  • 汲泉

    汲泉

    吴敏大红袍
    170CC | 830001477
  • 虚扁

    虚扁

    吴敏朱泥
    175CC | 590001190
  • 美人肩

    美人肩

    吴敏石红
    240CC | 770001676
  • 四方情缘

    四方情缘

    朱凤君天青泥
    340CC | 690001700

Copyright © 2006-2018 古宜紫砂.保留所有权利

  网站地图
繁

扫描二维码即刻联系我们

携手进入紫砂的世界,了解紫砂壶的全程制作和鉴别方法,领略紫砂的真正价值,弘扬紫砂文化,识壶,爱壶,惜壶中领会养壶的人生。

微信二维码微信二维码

关注 紫砂学堂 微信公众号

紫砂学堂微信公众号

按文章类型进行搜索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简述时大彬对紫砂壶艺贡献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觉得文章有用请给作者打赏!

支付宝收款二维码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收款二维码微信扫一扫打赏

觉得文章有用请给作者打赏!

支付宝收款二维码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收款二维码微信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