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尖传承,千年紫砂文化!      欢迎光临古宜紫砂壶艺网!
《景舟石瓢》

《景舟石瓢》

服务承诺: 正品保证 老师授权 证书齐全 顺丰包邮

【作者简介】

白洪欣 查看作者更多信息
1972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,从小耳濡目染,年少时即对紫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。…"

商品详细

【名称】景舟石瓢 (原矿本山绿泥)
【容量】220cc
【作者】白洪欣 - 助理工艺美术师
宿雨一番蔬甲嫩,春山几焙茗旗香
(本绿为嫩泥可塑性差,制壶难,烧制难,各位包容加珍惜)
作者白洪欣 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
挺拔中见端庄,潇洒中见稳重,风骨恒而秀韵足,整器神韵十足,完美诠释了智欲其圆、行欲其方,体现出刚柔相济的感觉。造型浑厚朴拙,把呈倒三角势,与壶身互补,形成和谐的视觉效果,足呈鼎立状支撑,充份体现出秀巧精工的特点!

石瓢 · 壶型简介

石瓢最早称为石铫,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,有流的小烹器。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,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《试院煎茶》诗:“且学公家作名钦,砖炉石铫行相随”。苏东坡把金属“铫”改为石“铫”,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。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,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、铁器皿味道好,于是他就地取材,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“流”(壶嘴),又有“梁”(壶提)的砂陶之“铫”用来煮茶,这“铫”也即后人所称的“东坡提梁”壶,这可谓最早的紫砂“石铫”壶。从留传于世的石铫壶看,至陈曼生、杨彭年时期,已有了很大的变化,更趋向文人化、艺术化。

“曼生石铫”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,重心下垂,使用稳当,壶嘴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,出水畅顺,壶身呈“金字塔”式,观赏端庄。“曼生石铫”与“子沾石铫”相比,虽同为彭年所制,但前者更显饱满而丰润,后者则刚烈而古拙,这可能是因人的个性而在壶的艺术上表现。那么,紫砂“石铫”何时称“石瓢”呢?这应从顾景舟时期说起,顾引用古文“弱水三千,仅饮一瓢”,“石铫”应称“石瓢”,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。

本山绿泥· 泥料简介

简介:本山绿泥,古名“梨皮泥“。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,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(米黄色),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,仅数厘米厚,位紫泥上层与岩板间,俗称“龙筋”,故本山绿泥又有泥中泥之称,作为泥中泥的本山绿泥粘土含量较多,烧结温度相对较低、烧制成功率相对较低。其矿物组成为水云母,高岭石,石英及少量的铁氧化物。
窑温:1230度
收缩比:
矿产地:江苏宜兴黄龙山
泥性:
难度:粘土含量较多,烧结温度相对较低、烧制成功率相对较低。
特点: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,空气对流顺畅;日久使用,渐露锋芒,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器材。泡茶好喝,赞不绝口!
冲茗特性:
冲泡建议:普洱茶系列,铁观音及半发酵类茶,重发酵茶类(黑茶类),轻焙火乌龙茶,绿茶,龙井,红茶等。

猜您喜欢

饮瓢
  • 饮瓢
  • 泥料 : 龙骨金砂 容量 : 220CC
  • 作者 : 许时娟编号 : 190001247
锦鼓
  • 锦鼓
  • 泥料 : 青降坡 容量 : 240CC
  • 作者 : 民间艺人编号 : 4kQxLGbHw
仿古
  • 仿古
  • 泥料 : 紫泥 容量 : 280cc
  • 作者 : 民间艺人编号 : 80097637
《石瓢》
福鼓
  • 福鼓
  • 泥料 : 朱泥 容量 : 130CC
  • 作者 : 王利娟编号 : CV33vHv8A
《孔雀开屏》
汉棠石瓢
祥瑞
  • 祥瑞
  • 泥料 : 紫泥 容量 : 280CC
  • 作者 : 王雅丽编号 : 870002482
> 古宜紫砂商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