赞美紫砂壶的诗词、句子一、一胃知足壶
绿茗香菡胃常舒,君子清清伴紫壶; 弱水三千非我饮,石瓢一露已知足。 ----石瓢壶是紫砂壶中最为经典的一种款式,我非常喜爱。从我喜欢紫砂壶以来,打算在壶上刻些诗文,她是第一把。孔子曰:食色,性也。可见,食对人之重要。食,胃口之欲也。但凡世上之贪腐,往往从胃口而起。我亦有胃,然胃之所好,清茶而已,得此石瓢之露,足矣。弱水三千,吾不欲也。故为此壶定名,一胃知足壶,并刻诗于上。记之。2008年5月11日,文怀德。 二、君子之德壶 但凡饮水处,常闻君子音; 相逢一壶茶,谈吐忧古今。 ----寻一井栏壶,感其古朴。取之不尽之水,正如君子之仁德,定名为君德壶,2008年7月,文怀德。 三、神思壶 七杯玉露茶,忘却国和家; 神游蟠桃会,听闻仙人夸。 ----定此壶时,实为品茶而写,依壶型,定名为一壶神思。2008年9月,文怀德。 四、甘苦一味杯 清竹有高洁,凌云尚虚心; 置杯书案左,好为板桥吟。 ----人生甘苦,实为一事两面,本一味也。不曾辛苦,实不知甘甜者为何。古之郑板桥“衙堂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”,为民请命,苦不堪言,但仍一心为民,甘之如饴。我将此诗刻于竹形紫砂杯上,置于办公桌案,时时警醒自己。题为甘苦一味,2008年11月10日,文怀德。 五、清茶静心壶 一壶冲古意,千秋有同心; 常论是非者,不作饮茶人。 ----此壶名为“汉瓦”,本身就古朴大方。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把壶,琢磨此诗文,颇费了些时日。其实可由两首诗组成。一首就是壶盖上的“清茶静心,茶静心清;静心清茶,心清茶静。”回文诗,另外一首就是“一壶冲古意”四句。唯如此,方能饮得茶,赏得壶。是为记,定名为清茶静心壶。2009年2月6日,文怀德。 六、灯笼壶 可红火,可清宁; 曰大隐,曰小情。 ----灯笼,庙堂之高用之,瓦屋之下用之。2009年秋,文怀德。 七、归隐壶 倦鸟归深林,清泉入壶中; 茶饮有仙趣,南山自在翁。 ----我已经疲倦了,欲归隐于山林。刻于有山水画壶另一面,定为归隐壶,2010年4月11日,文怀德。 八、为放牛娃型紫砂壶而作 (壶身一面) 稻田柳荫幽,农夫勤耕苦; 望子进士林,牛角挂书读。 (壶身另一面) 我为浮名累,多羡农风朴; 退身耕南山,闲养紫砂壶。 ----农人贫苦,不辍耕耘,省吃俭用,巴结孩子上学读书,以求脱离农地,有个好的前程。我却羡慕农民自由悠闲,欲退归田园,自得其乐,不受工作所累,不为五斗米折腰。遂作此诗并书刻于紫砂壶上。2010年6月19日,文怀德。 九、汲直壶 生来一耳闻,尽知天下心; 对客千千论,只道茶汤醇。 ----汉朝大臣汲黯,因其刚正不阿,被后人称为“汲直”。今见曼生款“汲直”壶,壶把如大耳,壶身直而深,依其型,而做此诗,刻于曼生款背面。世间多少名利、是非、恩怨、福祸,一耳闻尽深藏于心。2010年7月23日,文怀德。 十、自由壶 持身紫玉瓯,清茶悟俗愁; 心畏紧箍咒,方得真自由。 ----见一紫砂壶,端正、刚直、大方、质朴,甚是喜欢,颈肩缠两条圆线,更显稳重、生动。遂作此句,拟记之于上而藏之焉。2010年12月6日,文怀德。 十一、憨壶 君生憨憨态,大腹多宽容; 把玩成仙友,古今笑谈中。 ----见玉润壶,大肚而显憨厚,作此句,记之于上。2010年12月18日,文怀德。 十二、三养壶 茶养壶,壶养茶; 砂养人,人养砂。 ----我之好紫砂壶,在于壶、茶、人共得其乐,名之三养。刻于合欢壶上,正反读之皆可。2011年01月13日,文怀德。 十三、大肚容天壶 大肚可容天,人称饮上仙; 不识经万卷,壶道也通禅。 ----在这个繁乱的北京,庆幸碰到了紫砂壶,这几天把玩一款容天壶,甚为喜爱,遂作此文,以悟茶、壶、人三道。2011年01月18日,文怀德。 十四、梅壶 我有嘉木,品性高洁; 凌寒盛蕊,香飘四野; 培之于壶,掌中心结; 清风瘦骨,永世不绝! ----梅者,君子之花也,骨气之花也。愈寒而愈盛,炎黄之魂魄。此紫砂壶,独壶盖一枝梅径,几朵梅花,端庄有骨,作此文,记之。待他日,拜寻紫砂壶方家,依其样,刻此文,是为记,定名梅壶。2011年1月30日,文怀德。 十五、松段壶 宜壶茶中君,寒松树大夫; 把玩此形意,饮者有风骨。 ----见一松段紫砂壶,惟妙惟肖,风骨凛然庄重,遂作此文,拟刻之于上,以为记。2011年3月4日,文怀德。 十六、美人肩壶 壶立美人姿,玉手娇相侍; 香茗袅袅中,飘渺如仙姊。 ----真耶,幻耶,我佛无说。2011年3月6日,文怀德。 十七、为东坡提梁壶作 身居闹市松林少,却有提壶良友来; 齐唱大江东去曲,夜黑磨尽紫霞开。 ————“松风竹炉,提壶相呼”。闹市中的我,已无处觅此闲情雅趣,只在自家客厅,摆一山水茶海,邀一二佳友,边喝边唱,思慕东坡遗风。遂为东坡提梁壶而作。2011年6月8日,文怀德。 一、一胃知足壶 绿茗香菡胃常舒,君子清清伴紫壶; 弱水三千非我饮,石瓢一露已知足。 ----石瓢壶是紫砂壶中最为经典的一种款式,我非常喜爱。从我喜欢紫砂壶以来,打算在壶上刻些诗文,她是第一把。孔子曰:食色,性也。可见,食对人之重要。食,胃口之欲也。但凡世上之贪腐,往往从胃口而起。我亦有胃,然胃之所好,清茶而已,得此石瓢之露,足矣。弱水三千,吾不欲也。故为此壶定名,一胃知足壶,并刻诗于上。记之。2008年5月11日,文怀德。 二、君子之德壶 但凡饮水处,常闻君子音; 相逢一壶茶,谈吐忧古今。 ----寻一井栏壶,感其古朴。取之不尽之水,正如君子之仁德,定名为君德壶,2008年7月,文怀德。 三、神思壶 七杯玉露茶,忘却国和家; 神游蟠桃会,听闻仙人夸。 ----定此壶时,实为品茶而写,依壶型,定名为一壶神思。2008年9月,文怀德。 四、甘苦一味杯 清竹有高洁,凌云尚虚心; 置杯书案左,好为板桥吟。 ----人生甘苦,实为一事两面,本一味也。不曾辛苦,实不知甘甜者为何。古之郑板桥“衙堂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”,为民请命,苦不堪言,但仍一心为民,甘之如饴。我将此诗刻于竹形紫砂杯上,置于办公桌案,时时警醒自己。题为甘苦一味,2008年11月10日,文怀德。 五、清茶静心壶 一壶冲古意,千秋有同心; 常论是非者,不作饮茶人。 ----此壶名为“汉瓦”,本身就古朴大方。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把壶,琢磨此诗文,颇费了些时日。其实可由两首诗组成。一首就是壶盖上的“清茶静心,茶静心清;静心清茶,心清茶静。”回文诗,另外一首就是“一壶冲古意”四句。唯如此,方能饮得茶,赏得壶。是为记,定名为清茶静心壶。2009年2月6日,文怀德。 六、灯笼壶 可红火,可清宁; 曰大隐,曰小情。 ----灯笼,庙堂之高用之,瓦屋之下用之。2009年秋,文怀德。 七、归隐壶 倦鸟归深林,清泉入壶中; 茶饮有仙趣,南山自在翁。 ----我已经疲倦了,欲归隐于山林。刻于有山水画壶另一面,定为归隐壶,2010年4月11日,文怀德。 八、为放牛娃型紫砂壶而作 (壶身一面) 稻田柳荫幽,农夫勤耕苦; 望子进士林,牛角挂书读。 (壶身另一面) 我为浮名累,多羡农风朴; 退身耕南山,闲养紫砂壶。 ----农人贫苦,不辍耕耘,省吃俭用,巴结孩子上学读书,以求脱离农地,有个好的前程。我却羡慕农民自由悠闲,欲退归田园,自得其乐,不受工作所累,不为五斗米折腰。遂作此诗并书刻于紫砂壶上。2010年6月19日,文怀德。 九、汲直壶 生来一耳闻,尽知天下心; 对客千千论,只道茶汤醇。 ----汉朝大臣汲黯,因其刚正不阿,被后人称为“汲直”。今见曼生款“汲直”壶,壶把如大耳,壶身直而深,依其型,而做此诗,刻于曼生款背面。世间多少名利、是非、恩怨、福祸,一耳闻尽深藏于心。2010年7月23日,文怀德。 十、自由壶 持身紫玉瓯,清茶悟俗愁; 心畏紧箍咒,方得真自由。 ----见一紫砂壶,端正、刚直、大方、质朴,甚是喜欢,颈肩缠两条圆线,更显稳重、生动。遂作此句,拟记之于上而藏之焉。2010年12月6日,文怀德。 十一、憨壶 君生憨憨态,大腹多宽容; 把玩成仙友,古今笑谈中。 ----见玉润壶,大肚而显憨厚,作此句,记之于上。2010年12月18日,文怀德。 十二、三养壶 茶养壶,壶养茶; 砂养人,人养砂。 ----我之好紫砂壶,在于壶、茶、人共得其乐,名之三养。刻于合欢壶上,正反读之皆可。2011年01月13日,文怀德。 十三、大肚容天壶 大肚可容天,人称饮上仙; 不识经万卷,壶道也通禅。 ----在这个繁乱的北京,庆幸碰到了紫砂壶,这几天把玩一款容天壶,甚为喜爱,遂作此文,以悟茶、壶、人三道。2011年01月18日,文怀德。 十四、梅壶 我有嘉木,品性高洁; 凌寒盛蕊,香飘四野; 培之于壶,掌中心结; 清风瘦骨,永世不绝! ----梅者,君子之花也,骨气之花也。愈寒而愈盛,炎黄之魂魄。此紫砂壶,独壶盖一枝梅径,几朵梅花,端庄有骨,作此文,记之。待他日,拜寻紫砂壶方家,依其样,刻此文,是为记,定名梅壶。2011年1月30日,文怀德。 十五、松段壶 宜壶茶中君,寒松树大夫; 把玩此形意,饮者有风骨。 ----见一松段紫砂壶,惟妙惟肖,风骨凛然庄重,遂作此文,拟刻之于上,以为记。2011年3月4日,文怀德。 十六、美人肩壶 壶立美人姿,玉手娇相侍; 香茗袅袅中,飘渺如仙姊。 ----真耶,幻耶,我佛无说。2011年3月6日,文怀德。 十七、为东坡提梁壶作 身居闹市松林少,却有提壶良友来; 齐唱大江东去曲,夜黑磨尽紫霞开。 ————“松风竹炉,提壶相呼”。闹市中的我,已无处觅此闲情雅趣,只在自家客厅,摆一山水茶海,邀一二佳友,边喝边唱,思慕东坡遗风。遂为东坡提梁壶而作。2011年6月8日,文怀德。 十八、直心壶 我培茶香醇,茶养我精神; 两者谁多借,我依茶常存。 ----欲自作紫砂壶,然不得要领。今日胡乱画型,得一“直心壶”,遂又琢磨此文配之。2011年7月3日,文怀德。 十九、为六方松竹梅壶而作 一壶三君子,座饮谈古今; 松竹梅筋骨,古来有几人? ————能用此壶饮者,究有何人也?其实中华五千年,仁人志士多矣,皆是中国的脊梁,都配得上享有此壶。2011年7月9日,文怀德。 二十、观陈鸣远四足方壶有感 鸣远四足方,当为壶中王; 厚重如国鼎,文化永流长。 ----鸣远四足方壶,不艳、不俗、不异、不奇,然方圆敦实,甚为端正、厚重。2011年7月17日,文怀德。 ——编辑:http://www.yipot.com 下一篇: 刘光:“学院派”创造紫砂刻绘新语言 上一篇: 紫砂壶名家-王涛:谈宜兴紫砂陶器陶刻装饰 |
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
即日起可免费领紫砂壶资料